内容详情
返回该版首页

潘西凤擅竹刻

□彭 伟

清代印人黄楚桥编撰了中国第一部地域性印人传记——《东皋印人传》。东皋即古邑如皋的旧名。如皋位于苏中,不产印石,当地印人喜欢用竹根刻印,这对于印人痴迷竹刻,大有裨益。

《东皋印人传》所记印人中,就不乏竹刻名家。一位便是潘西凤,他在竹刻界名气甚大,影响甚远,可谓名家。据叶瑜荪《传统竹刻艺术》等书记述,清初,竹刻进入鼎盛期。此时,技法上能有创新,且能启迪后人的竹刻家只有四位:吴之璠、封锡禄、周颢、潘西凤。

潘西凤(约1691—1764后),字桐冈,号老桐,别署天姥山樵。原籍浙江新昌,其父于康熙年间寓居如皋。潘西凤随父客居如皋。如皋时属扬州,因此不少书籍载他寓居扬州。他与如皋柴湾黄氏、白蒲姜氏的文人,多有交游。作为一名饱学之士,他曾是名将年羹尧的幕僚,后无意政治,潜心于雕刻艺术。他的竹刻,有口皆碑。友人郑板桥称赞他为“濮仲谦以后金陵派竹刻第一人”,有诗赞曰:“年年为恨诗书累,处处逢人劝读书。试看潘郎精刻竹,胸中万卷待何如?”

潘西凤竹刻精品向来受到竹刻收藏家的青睐。当代“大玩家”王世襄老人撰写《竹刻艺术》及众多竹刻书籍,不忘潘西凤竹刻:

老桐刻竹,有名于时,因居扬州久,又经板桥誉为濮仲谦以后一人,故论者以金陵派目之。其手制器物,亦有与仲谦刀法相似者。曾见素臂搁全无雕饰,用畸形卷竹裁截而成,虫蚀斑痕,宛然在目,似未经人手,而别饶天然之趣。铭文隶书两行:物以不器乃成材,不材之材君子哉。着字无多,隽永有味,寓意似出老庄。又如竹根笔筒,只取土下数节,略加裁剪揩磨,便圆熟可爱。

这段文字说出了潘西凤篆刻的特色:1.继续和传承金陵派濮仲谦刻竹的风格——浅雕,喜用留青等刻法;2.善于巧用竹料,追求古朴天然的情趣。著名历史学家、北京大学教授邓之诚于《骨董琐记》记载,他藏有潘西凤的竹刻秘阁,就是浅刻佳作:菊花非常精致,落款为“老桐”。

2017年中贸圣佳秋拍中,就有一件潘西凤的竹雕臂搁。正面为阴刻文字:家资是何物,积帙列梁梠。高斋晓开卷,独共圣人语。英贤虽异世,自古心相许。案头见蠹鱼,犹胜凡俦侣。署名为“老桐”,及“潘西凤印”。内面为浅刻仕女婴儿图案,人物雕工精细,树木线条逼真。此件估价为40至60万元。

潘西凤的儿子,秉承家学,亦擅刻竹。《东皋印人传》记载:潘詷禋,号本山,桐冈先生子,工竹印……名满天下。刻竹之法,世不多传。《飞鸿堂印人传》《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》又有记载:潘封,字小桐,潘西凤之子,能传家学,亦善制竹、印。2013年《扬州晚报》刊出《清代扬州刻竹高手潘西凤》。此文作者就曾购得潘封的竹刻笔筒。潘詷禋与潘封是否是同一人,还有待考证。无需考证的是,潘西凤及哲嗣,无疑都是刻竹高手。

 

潘西凤作品

上海博物馆收藏
潘西凤留青竹石图笔筒

2017年中贸圣佳秋拍中的潘西凤竹雕臂搁

 

潘西凤刻《竹简十七帖》

贾中海供图